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的生物类似药在国内上市了吗?
利妥昔单抗 于2008年进入中国,虽然我国有着较高的癌症治疗需求,但受制于较低的价格负担能力,利妥昔单抗的渗透率并不高。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利妥昔单抗国内渗透率仅为31%左右,而这一数据在国外可达85%以上。 2017年,在进入国家医保
能使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达到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多,依维莫司和舒尼替尼虽能延长患者的PFS,但缓解率低。回顾性和小规模前瞻性研究表明,以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可能具有活性,且替莫唑胺联合卡培他滨(TC)有高RRs和相对更长的PFS。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随机前瞻性研究公布,这项试验是为了确定TC联合方案的疗效。
E2211是一项比较TC(T 200 mg/m2 po qd,10~14天;C 750 mg/m2 po,1~14天)和T(200 mg/m2 po qd,1~5天)用于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的随机对照II期试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2个治疗组,A组(替莫唑胺),患者在第1-5天接受替莫唑胺PO QD。在无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情况下,每28天为1疗程,治疗多达13个疗程。B组(替莫唑胺和卡培他滨)。患者在第1-14天接受卡培他滨PO BID,在第10-14天接受替莫唑胺PO QD。在无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情况下,每28天为1疗程,治疗多达13个疗程。
共入组144例患者,随机分配至T(n=72)或TC(n=72)组。结果TC组的mPFS为22.7个月,T组为14.4个月,超过预先规定的效能值。OS方面,T组mOS为38.0个月,TC组未达到(HR=0.41,p=0.012)。中位随访29个月。客观有效率(ORR)T为27.8%,TC为33.3%( p = 0.47 )。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G1/G2级pNETs中,与替莫唑胺单药相比,能提升患者的PFS和OS。但两组的客观有效率(CR+PR)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慢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推荐药物
甲磺酸伊马替尼 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的一线治疗选择之一,被推荐长期甚至终生用药。近年来国内数种国产伊马替尼陆续上市,使CML患者有了更多选择。更经济的价格使得众多低收入CML患者有了用药的可能性。国家大力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