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PD-1抑制剂治疗癌症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为什么PD-1抑制剂适应症那么多?
正式由于免疫细胞与癌细胞上的PD-1与PD-L1结合,癌细胞才多了免疫系统的追击。而 PD-1抑制剂 /PD-L1抑制剂就是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使得肿瘤细胞无法逃逸免疫系统的追击,进一步治疗癌症。而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我们继续往下看。 阻断PD-1/PD-L1的
肺癌,因为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堪称“第一杀手”。目前,全球每年新发肺癌120万例,每30秒钟就有1人死于肺癌。肺癌在临床上有着两种分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这种区分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对这两种类型的肺癌的特点和治疗方案是截然不同的。
一、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则占肺癌总数的80%~85%,包括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鳞癌最为常见,约占50%,其癌细胞生长分裂相对小细胞肺癌来说比较慢,相对来说,扩散转移也比较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是早期的病人,首选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之后再做一些放、化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巩固手术效果。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特别是已经出现扩散转移的时候进行手术治疗是无法完全切除恶性肿瘤的,这个时候的患者身体也相对虚弱,无法承受手术治疗,所以应该采用放、化疗为主的方式。
二、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15%~20%,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其恶性程度更高,发展迅速,转移早、快、广泛,确诊时60%~70%的患者已经到了晚期。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敏感,早期治愈率高,但是很容易发生继发性耐药,容易复发。由于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且对化疗敏感,故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而且禁忌手术。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敏感,但容易复发和转移扩散,预防性头颅放疗要慎重。曾经有一位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6个疗程的化疗,达到临床痊愈,全身没有可见肿瘤,却因为预防性脑部放疗,重度脑萎缩而死亡。
海外医疗告诉你为何做了手术癌症转移还会持续?
据老挝第一药房海外就医了解目前的癌症种类治疗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这几种,其中肿瘤早期多是以肿瘤切除治疗为主,很多在做完肿瘤切除后的患者都认为自己已经没有问题了,但其实不然, 海外医疗 研究数据统计手术后癌症肿瘤复发的概率并不
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