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替尼(布吉他滨,Brigatinib)治疗癌症的临床研究数据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后T790M突变发生率:医院真实数据
T790M突变的发生率可能因种族、遗传因素、吸烟状况而不同。研究表明,印度人群的突变发生率远高于日本人群。再次活检和ddPCR有助于确定TKI进展后最常见的耐药类型,进而可以选择有效的靶向药物。
在之前的世界癌症大会(WCLC)上,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临床研究的癌症专家表示:布加替尼(布吉他滨,Brigatinib)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克唑替尼,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中,布加替尼取代克唑替尼已成事实,肺癌患者也会因此获得新的治疗希望。
布加替尼(布吉他滨,Brigatinib)是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拟制剂,可有效的拟制ALK/ROS1/FLT-3/IGF以及EGFR突变现象,在用于使用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或不耐受的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癌,同时对脑转移的患者也有明显的疗效。
那么布加替尼(布吉他滨,Brigatinib)的临床研究数据是怎样的呢?
大会上,专家们给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布加替尼(布吉他滨,Brigatinib)能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13.9个月,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可以吧克唑替尼耐药后的PFS延长至超过一年的抗癌靶向药。而在ALK阳性非小细胞癌患者当中,克唑替尼的总体有效率维持在60%上下,而针对包含接受和未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肺癌患者,布加替尼的治疗有效率为73%,较之克唑替尼明显提高13个百分点。
同年9月,在第19届世界癌症大会上,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临床数据研究的专家们公开表示:布加替尼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克唑替尼,今后,布加替尼取代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已成定局。
针对ALK阳性晚期NCLC的患者试验研究明显显示:使用布加替尼治疗组中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以达到10.9个月,而使用克唑替尼组中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为7个月,布加替尼相交于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NCLC的患者争取了近4个月的生存期。
而针对颅内转移的患者,布加替尼的治疗缓解率高达78%,而在之前服用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治疗缓解率仅为29%,相差之大,不言而喻。
布加替尼(布吉他滨,Brigatinib)的论床报告显示,此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都是可以接受,而不良反应也是会根据用量的增大而加重,小编统计,根据用量不同,主要的现象有恶心(用量90mg/33% VS 180mg/40%)、腹泻(90mg/19% VS 180mg/38%)、头痛(90mg/28% VS 180mg/27%)、咳嗽(90mg/18% VS 180mg/34%)等。
而三级以上的不良反应包括:有机酸磷酸激酶升高(90mg/ 3% VS 180mg/9%)、肺炎(90mg/3% VS 180mg/5%)以及脂肪酶升高(90mg/4% VS 180mg/3%)。
乐伐替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2期试验结果
2期试验,分析乐伐替尼在晚期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布加替尼,布吉他滨,Brigatinib,布加替尼治疗效果,布加替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