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飞尼妥(Everolimus)引起的肿瘤异常应答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拉帕替尼(lapatinib)辅助治疗原发乳腺癌临床缓解率为70%
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一项临床II期研究,就来曲唑联合 拉帕替尼 (lapatinib)或安慰剂方案用于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及生物学效应进行了评价。研究中共有92例II至IIIA期绝经后原发乳腺癌妇女接受了随机分配,患者每日口服2.5 mg来曲唑及1,500 mg拉帕替尼
在对患有实体肿瘤的患者采用飞尼妥(Everolimus)和帕唑帕尼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一期研究中发现,有一例膀胱癌患者出现了14个月的完全缓解。对该患者肿瘤的全外显子的测序中发现有两处突变,MTOR E2419K和MTOR E2014K,它们能激活mTOR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对那些有异常应答的患者进行研究,可以为其它肿瘤治疗的灵敏度确定新的基因和分子机制。
有9位患者进入了一期的研究,其中包括5例膀胱癌患者,一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一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例不典型的肺部类癌,一例肾上腺皮质癌。所有患者都经过了正规的治疗疗程。这9名患者接受了1到13轮的飞尼妥和帕唑帕尼的治疗。在这5位膀胱癌的患者当中,有一位患者的在影像学上晚期缓解,并持续了14个月。患有肾上腺癌的患者的病情稳定达13个月,另3位膀胱癌患者的病情稳定则不足6个月。肺癌患者在此次试验中并没有改善。
为了解释该患者肿瘤所出现的异常应答反应,研究者对其肿瘤基因组的编码区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包括有25,000个基因,最终确定了mTOR有两处出现了突变,MTOR―MTOR E2419K和MTORE2014K。然后他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以了解这两处突变的性质,并从中发现它们能激活mTOR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这便是飞尼妥(Everolimus)治疗患者时出现如此精确灵敏度的生理学机制。
拉帕替尼/泰立沙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临床获益
在亚洲国家,晚期胃癌患者的二线治疗可以采用一周一紫杉醇治疗,对于HER2阳性肿瘤也是一样。然而对于抗HER2药物 拉帕替尼 (泰立沙)二线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还不确定。日前,JCO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拉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IHC3+、HER2阳性亚
飞尼妥,Everoli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