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
丙肝死亡率及合并症风险高于乙肝
据美国纽约市丙型肝炎(HCV)和乙型肝炎(HBV)患者的死亡率分析结果显示,与HBV相比,HCV患者合并感染HIV(艾滋病毒)、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更高,并且生存率更低。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转移的主要部位之一,十分常见,确诊时大概有10%的患者已经发生CNS转移,治疗过程中有40%~50%的患者发生CNS转移。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NSCLC患者寿命的不断延长,发生CNS转移的概率也在增大。
奥希替尼(Osimertinib、Osicent、泰瑞沙、AZD9291)是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它不但能够抑制激活性EGFR基因突变,而且可以抑制携带EGFR T790M抗性突变的EGFR功能。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奥希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毒性。
为了进一步评估奥希替尼的活性,研究人员分析了两项II期研究(AURA和AURA2试验)的汇总数据。
T790M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411)接受既往的EGFR-TKI治疗后,每天一次接受80mg的奥希替尼治疗。符合入组条件的为稳定、无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允许接受过CNS治疗。根据独立评审委员会/盲化独立中心评审(BICR),对基线脑扫描≥1可测量的CNS病灶(RECIST 1.1)的患者纳入可评估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集(cEFR)。该CNS分析的主要终点是CNS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在基线脑扫描的128例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中,50例被纳入了cEFR。CNS客观缓解率(ORR)为54%(27/50;95%CI39,68),疾病控制率(DCR)为92%(46/50;95%CI 81,98)。
无论之前是否对大脑进行过放疗,均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3个月后,100%的患者保持应答,在6个月时,仍有80%的患者保持应答,在9个月时,估计有75%(95%CI 53,88)的患者保持应答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PFS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中位CNS PFS未达到。6个月时有72%的患者无进展生存;在12个月时,56%无进展生存。50名患者中有19名发生了进展事件,12名患者(63%)中枢神经系统进展,另有7名(37%)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下死亡。
在cEFR中观察到的安全性特征与总患者人群一致。奥希替尼(Osimertinib、Osicent、泰瑞沙、AZD9291)对NSCLC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具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并且安全性与先前报道的一致。
本内容为老挝第一药房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挝第一药房: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服用索拉非尼需注意的副作用
索拉非尼是肝癌患者常用的靶向药物之一。多项研究证实索拉非尼(Sorafenib、多吉美、Nexavar)对与晚期肝癌疗效明显。肝癌患者在服用索拉非尼后需要注意那些副作用?
奥希替尼,Osimertinib,Osicent,泰瑞沙,AZD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