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武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优于化疗
肾癌和肺癌患者注意:抗生素会降低检查点抑制剂疗效
晚期肾细胞癌(RC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抗生素可能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疗效。
近日,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公布了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078的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单抗(nivolumab)对比多西他赛化疗在以中国人群为主的经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研究显示,与多西他赛相比,纳武单抗在主要终点总生存期(OS)上表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获益优势(HR 0.68;97.7%CI:0.52-0.90;p=0.0006)。不同PD-L1表达水平及肿瘤组织学类型的患者均观察到OS获益。
此外,在客观缓解率(ORR)和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方面,纳武单抗也显示出比多西他赛更好的效果(纳武单抗组和多西他赛组的ORR分别为17%与4%;mDOR分别为‘尚未达到’和5.3个月)。
CheckMate-078是一项多中心、随机III期研究,比较了纳武单抗与多西他赛在含铂双药化疗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III b/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主要在中国进行,在中国香港、俄罗斯和新加坡同时设有研究中心。
该试验共入组504名鳞状和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包括PD-L1表达水平<1%和≥1%的患者,患者随机接受每两周静脉注射纳武单抗3 mg/kg(n=338),或每三周静脉注射多西他赛75 mg/m2 (n=166),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
研究中,纳武单抗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组(分别为10%和47%)。纳武单抗组患者因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停止用药的比例为3%,低于多西他赛组(5%)。
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73.3万,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两种,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占85-90%。许多肺癌患者都具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或过量表达/基因扩增。EGFR突变会导致EGFR信号持续激活,从而驱动肿瘤细胞的生长。使用靶向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比如厄洛替尼(特罗凯)或吉非替尼(gefitinib),可以有效地阻断该信号传导途径。
厄洛替尼(特罗凯)主要成份为盐酸厄洛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Ⅰ(也称为HER1)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可有效抑制细胞内的EGFR磷酸化,EGFR通常表达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表面。
本内容为老挝第一药房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挝第一药房: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奥希替尼9291治疗肺癌生存期持续获益
奥希替尼(osimertinib,Tagrisso,又称9291)的最新试验显示,使用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肺癌过程中存在持续性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
纳武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优于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