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博替尼治疗效果如何?

  • 疾病名称:甲状腺癌
  • 药品名称:卡博替尼(XL184)
  • 文章类型:治疗效果
  • 这项临床试验纳入了171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试者已发生骨转移。研究团队发现,76%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骨骼扫描时看到他们的肿瘤部分或全部萎缩,并且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已在骨外转移的区域内出现了肿瘤的退行。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代号XL184,是一个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84的靶点包括MET、VEGFR1 2 3、ROS1、RET、AXL、NTRK、KIT九大靶点。目前已获批甲状腺髓样癌和肾癌,而对于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多种癌症骨转移都有相关临床研究。今天来了解一下卡博替尼对不常见癌症的治疗效果。

    前列腺癌骨转移有效:2011年5月,芝加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美国Michigan大学综合癌症中心泌尿科教授报道了卡博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这项临床试验纳入了171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试者已发生骨转移。研究团队发现,76%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骨骼扫描时看到他们的肿瘤部分或全部萎缩,并且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已在骨外转移的区域内出现了肿瘤的退行。

    多种癌症骨转移有效:一项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卡博替尼对13种肿瘤中的12种具有抗肿瘤活性,并且骨扫描结果显著改善。卡博替尼单药治疗12周后,肝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患者的疾病稳定率分别可达76%、71%和58%,黑色素瘤、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5%、45%和40%。在68例骨转移患者中,59例骨转移缩小或消除。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在内的患者,骨扫描显示转移病灶部分或完全消失,并且在治疗6周后即可得到改善。其中去势耐药性前列腺癌患者效果最为明显,86%的患者表现为完全或部分骨扫描缓解。与此同时,骨疼痛也得到缓解,镇痛药物需求减少,骨重吸收标志物水平下降,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持续增加。卡博替尼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事件为疲劳9%、手足综合征8%和高血压5%,不良事件停药率为12%。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有效:2018年5月18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2018年度AACE大会上,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的Camilo Jimenez博士指出,刚刚结束的II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法采用手术切除方式治疗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可能有用武之地。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都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罕见,但是由于这类肿瘤没有典型的遗传组织学、分子标记物等特异诊断物质,诊断困难,因此往往待肿瘤发生转移时才被发现。该研究纳入了14例患者,7例患者存在嗜铬细胞瘤、7例患者有副神经节瘤,其中10例患者有可检测观察的转移病灶,除了仅局限于骨骼转移的患者之外,还有淋巴结、肝脏和肺部等处的转移。卡博替尼初始剂量为60mg/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减少至20或40mg/天。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10例有可观测病灶的患者中除1例外均获得部分或中等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1个月,范围为0.9-37个月,而接受卡博替尼前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个月(范围为0.9-8个月)。在这些患者中出现比如手足综合征、味觉障碍、黏膜炎、疲劳、体重减轻、高血压和腹泻(1级或2级不良反应)等,有一例出现胰腺酶升高和直肠瘘(3级不良反应),没有观测到4级或5级不良事件发生。

    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靶向药/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点击咨询,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临床研究,报告解读,膳食指导;欢迎添加慢病顾问,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

    老挝第一药房

    达拉非尼(Dabrafenib)副作用厉害吗?

    达拉非尼(Dabrafenib)是一种BRAF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和其他一些癌症。虽然达拉非尼在这些癌症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但也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贝美替尼进医保了么

    贝美替尼(Bemar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其具体情况可能会影响其是否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AURA3研究奥希替尼获得耐药机制

    AURA3研究是一项关键的III期临床试验,评估了奥希替尼(Osimertinib)在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尤其是在一线治疗失败后对于获得性T790M突变的患者的疗效。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专门设计用于克服EGFR T790M突变的耐药性。

    奥拉帕尼(Olaparib)对卵巢癌的效果

    奥拉帕尼(Olaparib)是一种PARP(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已被证明在某些类型的卵巢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对于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