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是治疗CLL的有效药物

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78.

6%,提示联合用药是一种有效的早期挽救方案.

联合苯达莫司汀(Treanda)和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8.6%,表明该联合方案是一种有效的首次挽救方案。1

研究者说,患者的特征对于那些接受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在年龄、表现评分和共病方面与典型的CLL患者非常相似。

这里提供的数据表明,[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有效的第一补救方案,在现实生活中的CLL患者中,包括老年患者,意大利费拉拉圣安娜大学医院医学部医学博士Antonio Cuneo及其同事写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共病且肌酐清除率<70毫升/分钟的患者,重要的是,与最近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生存率数据相比,本报告中没有发现OS方面的显著差异,研究人员补充道,2008年至2014年,在35个Gruppo Italiano Malatie EMatologiche dell'Adulto(GIMEMA)和欧洲CLL(ERIC)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237名成人患者的

数据有资格参加这项回顾性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过1次嘌呤类似物和/或烷基化剂加或不加单克隆抗体的治疗。

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0岁,70.9%的患者年龄>65岁。近60%的患者有≥2种共病,46.9%的患者肌酐清除率≤70ml/min,61.6%的患者有IGHVdata,73%的患者有未突变的ghv。在79.3%有数据的患者中,33.4%有11q-和/或17p13缺失。超过五分之一(21.4%)的患者有晚期疾病,定义为Rai III/IV或Binet C.

在一线,59%的患者接受了化学免疫治疗方案,41%接受了化疗。两名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或阿仑单抗(Campath)治疗。在这项研究中,没有患者接受伊布替尼(Imbruvica)或任何其他新型口服制剂的一线治疗。

HIV、活动性HCV或HBV感染患者,或Richter综合征转换不合格。

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后12个月接受70 mg/m2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的二线治疗。

PFS是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包括意向治疗(ITT)人群的总有效率(ORR)、下次抗白血病治疗(TTNT)的时间和OS。

共165名(69.6%)患者接受了整个疗程。

中位随访期为37.1个月,12个月全氟辛烷磺酸为78.6%(95%CI,73.5-84.1)。估计30个月时PFS为30.9%(95%CI,24.8-38.5),60个月时PFS为16.2%(95%CI,10.6-24.6)。中位总PFS为25个月,多变量分析中的

,晚期,未突变的ghv和17p-的存在与较短的PFS相关。12.2%的低风险患者中位PFS在0-2期发生突变,无del(17p)的情况下为40.4个月,而在其余队列中为20.7个月(P=0.003)。

年龄、肌酐清除率对PFS无影响,或存在或不存在≥2种共病。

or为82.3%。del患者的有效率(17p)为69.6%,显著低于del患者(11q)的73.7%和del患者(13q)的82.2%。无异常组(86.7%)或+12组(96.9%)的ORR也明显改善,

中位TTNT为31.3个月,12个月TTNT为18.1%(95%12.6-22.2)。del(17)患者的TTNT中位数为20.2个月,而其余患者的TTNT中位数为34.6个月。中位TTNT对于那些与一线化疗者相比(27.2个月对40.4个月),接受过化疗免疫治疗。年龄和肌酐清除率对TTNT无影响。

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一线化学免疫治疗是TTNT缩短的预测因素。

的中位OS为74.5个月。术后12个月、36个月和60个月的OS分别为92.7%、72.2%和54%。在36个月时,78.2%的应答者仍然活着,而对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无应答者为42.4%。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耐药疾病和晚期Binet分期与OS缩短显著相关。

27例患者死于活动性CLL或非活动性CLL,14例死于CLL,7例死于第二原发肿瘤,4例死于Richter综合征。12例患者未报告死亡原因,9例因其他原因死亡。

共72例患者停止治疗。39例因毒性而停药,20例因其他原因停药,7例撤回同意,6例有进展性疾病。

大约40%的患者(n=95)接受了6个疗程而没有减少剂量。超过四分之一(28.9%)的患者要求苯达莫司汀剂量减少10%以上,22.5%的患者需要延迟治疗。

79名(33%)患者至少出现1级3/4不良事件(AE)。细胞减少(24.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0.7%)是最常见的3/4级AEs。16例患者发生3级以上感染,其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6.3%),肺部感染8例(3.4%)。一名患者死于脑炎。

Cuneo等人将这些结果与2014年至2015年二线接受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的95名患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当分析仅限于在一线接受化学免疫治疗的患者时,队列的中位年龄、ECOG表现评分、一线治疗或非突变GHVw的发生率具有可比性。排除del(17p)患者后,

,研究人员发现,伊布替尼组(n=39)和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组(分别为63%和74.4%)患者36个月的OS相似,

研究者分别对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队列中的55名患者和伊布替尼组中的33名患者进行了亚分析,这些患者在一线治疗和首次抢救治疗之间的17个p和<36个月的时间间隔是完整的。他们发现在3年时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OS差异,与伊布替尼组的59.8%(95%CI,44.2-80.7)相比,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组的72.6%(95%CI,60.1-87.7)患者仍然活着(P=0.19)。

尽管在解释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时必须非常小心系列,这些数据表明,[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和伊布替尼作为CLL患者的第一个补救治疗,在现实生活中没有17p缺失的情况下,在OS方面可能同样有效,”作者写道。

参考:

Cuneo A,Follows G,Rigolin GM,et al。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一抢救治疗的疗效及与伊布替尼的间接比较:GIMEMA、ERIC和UK CLL论坛研究【2018年4月19日在线发布】。血液学。doi:10.3324/haematol.2018.189837.“

达拉非尼(Dabrafenib)副作用厉害吗?

达拉非尼(Dabrafenib)是一种BRAF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和其他一些癌症。虽然达拉非尼在这些癌症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但也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贝美替尼进医保了么

贝美替尼(Bemar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其具体情况可能会影响其是否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AURA3研究奥希替尼获得耐药机制

AURA3研究是一项关键的III期临床试验,评估了奥希替尼(Osimertinib)在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尤其是在一线治疗失败后对于获得性T790M突变的患者的疗效。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专门设计用于克服EGFR T790M突变的耐药性。

奥拉帕尼(Olaparib)对卵巢癌的效果

奥拉帕尼(Olaparib)是一种PARP(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已被证明在某些类型的卵巢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对于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患者。